陽春三月,桃花盛開。桃花除了作為觀賞之外,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它含有山奈酸、香豆精、三葉豆甙、柚皮素、維生素A、B、C等成分,味苦性平,無毒,治病療疾,內外咸宜。
中醫認為,桃性甘熱,味辛酸,具有益顏色、解勞熱之功效。鮮桃補中益氣,生津止渴。高血壓患者,若每日早晚吃一個剝皮的鮮桃,于血壓平穩有益;缺鐵性貧血及缺鐵患者,常食鮮桃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桃可潤肺止咳,小兒久咳不愈時,鮮桃2個,洗凈去皮加冰糖約20克,隔水蒸后吃,每天一次,有良好療效。桃含鐵較豐富,因此多吃些桃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裨益。桃中含鐵量較高,在水果中幾乎占居首位,故吃桃能防治貧血。桃富含果膠,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。此外,桃花還有不少食療作用。
1、治皮膚瘙癢。將桃花采后陰干,去雜質,搗為細末,用蜂蜜調為膏,涂于癢處。
2、治療大便燥結。鮮毛桃花30克,面粉100克。將鮮毛桃花洗凈,加姜蔥末、味精、精鹽等調料與肉餡拌勻,包成餛飩。
3、治腳氣病,腳膝浮腫。桃花適量為末,每次3克,溫酒調服,早晚各服1次。
4、高血壓、頭痛。用桃仁、決明子各10克,水煎服。
5、治腳癬、手癬。鮮嫩桃葉,搗爛敷患處。
6、治燙火傷。鮮嫩桃葉,搗爛敷患處,有止痕消炎生肌作用,藥干后即換新藥,連續使用有效。(來源:花卉)
上一篇文章:春茬菜移栽要三看
下一篇文章:常見的16種施肥誤區,建議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