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淮三月,年輕人早早褪下厚厚地冬衣,一片春意盎然;而出了春江水暖的二月,農資市場,受運力調整、產能釋放、出口低迷……依舊是春寒料峭,怎么辦?!
“自勝者強”,江蘇中農人堅信!
作為中農大系統下的江蘇區域“小總成”,無意糾結,也無暇糾結,對照季度目標,迎難而上。江蘇沒有春耕,但是工廠還在生產呀。憑藉多年累積的平臺優勢和區域網絡的組織,公司班子成員,在多次、反復互動基礎上,達成一致,利用時間差,上聯有關原料供應商,下接復合肥加工廠家,組織一批復合肥生產原料,供應復合肥廠家,并以此換購復合肥產品。在綜合網絡營銷需求趨勢分析以及廠家的履約能力,在風險可控、價格對接的前提下,同期兼顧區域市場經濟物流的考量,選擇康來福肥業、益農集團、支和肥業、巨豐化肥等企業,以銷定進,分別采購了碳酸氫銨1000噸、磷酸一銨500噸、氯化銨15000噸、工業尿素1000噸,供應相關單位。
或許,這種物與物的交易,并不是創新,甚至很原始,但又確是她的本真。中農江蘇,3月,不僅在經營上實現了量和利的增加,密切了廠商關系,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奠定了物的保證,更為重要的是,江蘇中農的班子在紛繁的市場中又經歷了一次洗禮、鍛煉!上一篇文章:無上一條
下一篇文章:農民期盼“小袋裝”化肥